查看原文
其他

“第一社交圈”的老妖怪与第一保姆

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
2024-09-06

点击上面“齐说经史集”五个蓝色字,关注本公号

 


当肃顺的智囊,劝曾国藩当皇帝,曾国荃说要亲手剁了他,把袁世凯气得翻白眼……他就是清末民初“第一社交圈”的老妖怪。

 

他桃李满天下,弟子数千人,而在他的口中:

 

一生最不成器的弟子,叫齐白石。

 

1

 

王闿运生于1833年,经学家,文学家,少年聪慧,声名远扬。仅他写的经学著作便有《周易说》、《尚书笺》、《诗经补笺》、《礼经笺》、《春秋例表》、《论语训》、《尔雅集解》等10余种,200多卷,影响之大在近代罕见。

 

但他毕生研习,最得意的学问,却是帝王之术:

 

就是造反,篡权,整人,治人那一套。

 

26岁时,当了举人的王闿运进京会试,没考中,却被当时的一个超级大人物看上了,此人即肃顺。

 

爱新觉罗·肃顺,努尔哈赤的正牌后代,时任户部尚书,协办大学生,就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吧,被当时的咸丰皇帝倚重,堪称皇帝的智囊。

 

王闿运会试不中,暂时当不了官,就到了肃顺家里当西席,就是家庭教师。他一边教肃顺的孩子们读书,一边做肃顺的参谋。他成了

 

成了大清智囊的智囊。

 

但后来……

 

在本公号前面的文章《辛酉政变:27岁的寡妇慈禧,如何扳倒一群重臣》里写道:

 

1861年,这一年是农历的辛酉年。慈禧太后和奕䜣联手发动的“辛酉政变”成功了,离咸丰帝病死只有一个多月。

 

身为“顾命八大臣”之一的肃顺完蛋,王闿运也跟着倒了血霉。

 

跟错人,站错队,王闿运从此被打上了“肃党”的烙印,没被牵连致死已算烧了高香。至于当官这事儿,只要慈禧太后还在,他是想都不敢想了。

 

专门研究整人治人的王闿运,先被人整了。

 


2

 

王闿运后来进了曾国藩幕府,与湘军众将领交往极深。曾国藩也十分欣赏王闿运。

 

当曾国藩初灭太平天国,手握30万湘军,如日中天之时,那个深夜,王闿运与曾国藩私聊,用手蘸水在桌子上写了12个字:

 

东南半壁无主,我公岂有意乎?

 

这是在劝曾国藩造反当皇帝。平生谨慎的曾国藩,看到这12个字之后震惊了一下,然后面无表情的用袖子擦干了桌子上的字,一句话没说,走了出去。

 

王闿运从此被曾国藩冷落。

 

自负甚高的他觉得十分没意思,离开了曾国藩幕府,并从此基本不再过问政治。

 

当然,上面这事儿,是曾国藩去世后,王闿运自己说的,没有旁证。是真是假,谁又知道?

 

活得老的老妖怪,话语权比较多。

 

不过问政治的王闿运,剩下的就四件事儿:

 

写书,泡老娘们儿,骂人,当老师。

 

3

 

王闿运与湘军将领的渊源,一直没断。

 

后来九帅曾国荃,想弄一本《湘军志》,就是为湘军歌功颂德的书。想来想去,不论是对湘军历史的了解,还是文笔,非王闿运莫属啊。

 

就请了王闿运写。

 

王闿运在自己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,又采访了大量各色人等,花7年时间才完成《湘军志》。

 

后世学者评此书是“唐代之后良史第一”,“文笔高朗,为我国近千年来杂史中第一声色文学”。

 

王闿运自己也认为,这是他最得意的史学著作。

 

可湘军将领一看,全炸了毛了!因为此书固然对曾国藩颇为推崇,在书中也褒扬了湘军的功勋,可也写了湘军内部不足为外人道的矛盾,以及曾国荃攻下天京后纵军掳掠的情况,还写得特详细。

 

曾国荃放狠话,“要亲手剁了王闿运”。这个曾老九,曾穿短袖,持短锥,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刺得遍体出血。他的蛮劲谁不知道?

 

王闿运害怕了,把《湘军志》原版交给郭嵩焘,大伙儿看着烧掉后,才得以免祸。

 

后来,曾国荃又请文人王安定另写了《湘军记》,试图抵消《湘军志》的影响。

 

有了王闿运的教训,王安定的《湘军记》对曾氏兄弟一味阿谀奉承,无论其史料的真实性,文笔的雄健,都比《湘军志》差了太远。


 

4

 

不问政治的王闿运,很多时间是在逗老娘们儿玩。

 

王闿运曾有妻有妾,不过去世的较早。他不再娶,也不嫖娼,只喜欢雇来伺候他的老娘们儿。

 

周妈,王闿运的保姆,在清末民初那个时候,大名鼎鼎,可能比王闿运还有名。

 

那个时候,领导请客,正牌夫人上座都十分不合适,又何况保姆?王闿运就是要跟周妈出双入对。

 

清朝灭亡后,袁世凯任民国第一任大总统。为笼络天下名士,表姿态,便把80多岁的王闿运请来担任国史馆馆长,大概相当于副部级吧。

 

王闿运带周妈上路,途经武汉,湖北督军王占元请吃饭,周妈上了席。陪座的那些领导啊,满脸尴尬。

 

到京后,袁世凯又设宴招待,王闿运又带上了周妈。袁大总统也尴尬了。隔壁老王对总统的话有时能听见,有时听不见。他当晚的主题,是跟周妈秀恩爱……

 

估计这时候,老袁对把老王请来当国史馆馆长这事儿,肠子已经悔青。

 

后来,王闿运当官当得不爽,便写了副对联:

 

民犹是也,国犹是也,何分南北?

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,不是东西!

 

简化了就是:

 

民国何分南北,总统不是东西。

 

此联把袁世凯气得翻白眼。但老袁毕竟是有传统雅量的人,倒也没把王闿运怎么样,只在心里暗骂一句:

 

这个老不死的!

 

5

 

不问政治的王闿运,大多数时间就是教书。

 

那个时候,受到严重打压的王闿运还能教书,也是幸运。

 

比如,他先受四川总督丁宝桢之邀到成都担任尊经书院山长,后又主持长沙思贤讲舍,衡州船山书院,再后来又主办了南昌高等学堂。

 

弟子数千人,门生满天下。

 

比如杨锐,刘光第,“戊戌六君子”中占了俩。

 

最出息的叫杨度。

 

这个杨度,据说是得到了王闿运帝王之学真传的。

 

就在王闿运当国史馆馆长的时候,这个真传弟子杨度,联手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帝制风潮。

 

他弄出份《顺天时报》,只报喜不报忧,只给袁世凯一个人看。

 

在他的忽悠下,各色人等,包括和尚、妓女们都上街请愿了,要求袁世凯当皇帝。

 

反而在这个时候,“第一社交圈”的老妖怪王闿运,看出了其中的危险,说我管不住那个叫周妈的老娘们儿,自请辞职。

 

还不等老袁批准,老王就先跑了。

 

周妈这个晚清第一保姆,成了王闿运的护身符。

 

6

 

最后,说说王闿运最不成器的弟子齐白石。

 

齐白石不成器,是因为成器晚。是因为王闿运没看到,倒不是矫情。

 

这里就引用个齐大师的励志段子结束吧:

 

齐白石93岁时,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,齐白石摇着头说:44,太老了!

 

后来又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,老人很是喜欢,还等着结婚办喜事。不过,那年,白石老人挂了。

 

齐白石14岁作木匠,25岁兼职卖画,32岁开始学刻印,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,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,人生地不熟,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。

 

……

 

93岁临终那年,他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,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!

 

最后,引用王闿运诗:

 

纵横计不就,空余高咏满江山。

 

 

 

相关文章,点击阅读:

 

从“幕府”,谈杰出人才的培养教育

 

中兴与终局(8500字):四大名臣与晚清50年

 

中国1000年来的9位大师 | 归纳(18)

 

 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齐说经史集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